1、离婚案最长多长时间就结束了判决
离婚案判决时间因程序而异。浅易程序下,立案起三个月内结案。像事实明确、责任明确、没什么争议的简单离婚案,就用这程序。
普通程序一般立案起六个月审结。如果有特殊状况要延长,院长批准能延六个月;还要延长就得报上级法院批准。
如果案子涉及管辖权异议、公告送达等,审理时间会增加。一审后有人上诉,二审立案起三个月内审结,特殊状况院长批准可延长。
2、离婚案判决若不服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
在离婚案件中,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,上诉期限需依据判决种类区别。若一审是判决结案,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,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。若一审是裁定结案,譬如不予受理、驳回起诉等裁定,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,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。应该注意,上诉要在上述法按期限内提交上诉状,写明上诉请求和理由等内容,不然超越期限未上诉,一审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。
3、离婚案财产分割判决一般要多长时间
离婚案财产分割判决所需时间,因适用程序而异。
若适用浅易程序,依据《中国民事诉讼法》,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,即一般三个月内会有判决结果。
如果适用普通程序,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。但存在特殊状况需延长的,经本院院长批准,可延长六个月;若还需延长,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。
若案件上诉,二审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,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;对裁定的上诉案件,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。
在探讨离婚案最长多长时间就结束了判决时,大家也要知道一些与之紧密有关的问题。一方面,即使了解了最长判决时间,但实质中若一方对判决结果不服而提起上诉,那样整个案件的时长又会被拉长,上诉程序的时间同样需要关注。其次,离婚案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争夺时,若状况复杂,也会干扰判决时间。譬如财产种类多样、抚养权争议大等。假如你对离婚案判决时间的不确定性有所担心,或者在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权等问题上还有疑问,不要让困惑困扰你,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。